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title-icon

铜仁丰源村镇银行

0856-6956789

欢迎您来电咨询
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银行动态

Bank Dynamics

银行动态

这里是上海人的“书房” 他们在此读书遇见世界

时间:2017-02-27

    上周六,思南读书会迎来了三周岁生日,小小的思南公馆会场被几百位热情的读者挤得水泄不通。从2014年2月15日举办第一期活动,到2017日2月25日,思南读书会走过了三年,举办了165期,共邀请到了430多位海内外知名作家、学者。思南读书会策划人之一、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说,思南读书会是上海人的“书房”,他们在这里读书遇见世界。可喜的是,在三周年纪念活动上,《思南文学选刊》也正式面世。

  到思南读书成为生活方式

  思南读书会三周年活动定于下午两点开始,但一点刚过,就有读者在场外排起长队,有些人手中拿着一本崭新的《思南文学选刊》,他们中有人上午就赶到了思南书集买了书。事实上,这样的场景在周六经常出现在思南文学之家门口。
  三年来,作为上海书展、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延伸,思南读书会坚持把有价值的书推荐给市民、读者,帮助爱书人深读、精读,先后有430多位海内外知名作家、学者周六来到这里,与读者相约相聚。王安忆,格非,贾平凹,金宇澄,毕飞宇,陈丹燕,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达尼·拉费里埃、瑞典文学院终身院士、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·埃斯普马克,奥地利重量级作家彼得·汉德克,法国哲学家夏尔·佩潘等先后做客,其中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有四位。
  周末到思南来读书已成为上海的一道人文风景,成为很多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  “三年来,思南系列活动的品牌效益已经全面显现。”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:“不仅在市民读者中树立了好口碑,更引发全国文学界、出版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被誉为‘上海城市文化新名片’、‘城市公共阅读新地标’,成为上海常态化阅读活动最重要的示范性品牌,成为读者心目中理想的读书会。”

  读者不光是听众更是参与者

  作家、图书和读者是思南读书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如果说策划团队努力汇拢优质资源,保证了思南读书会的品质,那读者的厚爱和支持则让这份品质有了温度。
  2015年举办思南读书会一周年特别活动时,特别设计了一个向读者致敬的单元,评选出了5位思南读书会年度读者和1位年度荣誉读者,并在读书会的中心位置,为年度荣誉读者特别设置了红色专座,保留一年。
  2014年度荣誉读者许树建感慨地说:“思南读书会成为我每周必修的文学课程,我的收获却比上一次大学还要大,因为老师都是上海一流,中国一流,甚至世界一流的。”在许树建的影响下,他的孙子也开始关注读书会;岑玥、杜湘涛、张攸蔚、金慧芬等读者每期制作分享读书会笔记,嘉宾发言、作品摘录等素材每期能整理出好几万字;他们甚至建了个群就叫“思南一家人”,让无法到达现场的一些读者也能“回放”精彩瞬间。
  常搭乘公交车欣然奔赴阅读之约的80多岁翻译家马振骋,既当过嘉宾也是2015年度荣誉读者,他表示:“一个人的阅读量是有限的,哪怕他从事文学行当,读的书相对书的海洋来说还是很少的,所以我觉得读书会的形式很好,在这里都是有相同兴趣的人,人与人的交往亲切而美好。”
  在三周年活动现场,思南读书会2016年度读者和荣誉读者名单揭晓。2016年度荣誉读者杨赫怡是一名就读文学专业的大学生,表示参加思南读书会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,“每次听讲座,可能有的内容不太感兴趣或者不太懂,但是会试着慢慢去了解。听一个讲座就知道、了解一个作家,接着去挖掘作家想要表达的东西。”
  思南读书会策划人之一李伟长说,读书会不把读者视为单纯的听众,而是定位为重要参与者。“不会刻意为读者定制口味,如果仅为了单纯积攒人气,多做一些有明星效应的爆款轻内容即可。但是,提供有品质的内容,才是思南读书会的追求。”他说,文学名家成就了思南读书会,读书会又反哺了大批读者,未来的文学名家就在他们中间,这是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。

  文学之美正壮大成荫

  在思南读书会三周年特别活动上,读者还见证了大型综合性双月文学选刊《思南文学选刊》的正式面世。
  《思南文学选刊》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、主办的综合性大型文学双月刊。该刊主编孙甘露介绍,它的创刊,是对上海作协文学杂志矩阵的一个完善。在《收获》、《上海文学》、《萌芽》之外,《思南文学选刊》 不再把小说作为唯一的标准,而把目光放眼至随笔等更多形式的写作方式,并把翻译作品容纳进来,更深入地推进上海的文学和阅读生活。
  从《思南文学选刊》创刊号来看,选择的文章涵盖叙事、诗歌、学术随笔等。副主编项静表示,随笔角度会更宽广一些,希望能够选取跟复杂生活相称的内容和语言形式,尽量避免程式化、重复性的写作,推举一种有力量、有发现的作品。语言和叙事语调是重要的考量对象,选择的文学作品无论什么形式,都希望能体现出这个时代人的精神追求,体现时代内在的脉动。
  据介绍,《思南文学选刊》在每一期的“对读”栏目都会设置一个启发性的主题。比如第一期的题目是“人工智能”,他们选了两篇作品,一篇是《人工智能的起源》,另外一篇是日本名古屋大学佐藤·松崎研究室研发的机器人有岭雷太所写的《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》。
  该刊副主编黄德海认为,这就是文学面对的现实,我们必须考虑一个人如何战胜一个写小说的机器,人工智能AI怎么处理?于是将机器人写的小说也列入《思南文学选刊》中。
  在新媒体阅读大潮的冲刷下,为何这样一本文学刊物可以“逆流而上”,刊物与读书会结合会为申城增添怎样的风景?在孙甘露看来,当更多陌生的人因热爱读书而聚拢在一起,多元阅读需求与城市文化氛围互为激活,“交流中所迸发的灵光一现,好似一枚小小的文化种子,或许在某地某时,就会生根发芽,文学之美便会壮大成荫。”
  在畅想思南读书会四周年远景时,孙甘露表示,将继续把这个活动往前推进,进一步拓展思南这个品牌,包括把《思南文学选刊》更好地融入到上海书展、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系列活动中去,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城市“倡导全民阅读、建设书香社会”的活动中去。

(转自:新闻晨报(上海))

 

background_img